十月旅游路經(jīng)淮安,美美地嘗到了素有“天下一筍”“淮揚一名蔬”的蒲菜燉獅子頭。此菜“文火清燉、醇香撲鼻、肥而不膩、入口即化”。
蒲菜,為蒲的嫩莖,又稱蒲筍、蒲芽、蒲白。在《西游記》稱它叫蒲根菜,古書上則稱之為蒲、深蒲或蒲蒻。蒲葦韌如絲,那是老蒲。初生的蒲心蒲莖很嫩可食用。因它生長在野外,污染少,不含化肥、聽東道主介紹:"蒲莖中含蛋白質(zhì),脂肪,碳水化合物,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。食之能清熱涼血,利水消腫,還具有潤肺、清除體內(nèi)垃圾之功,防暑調(diào)理養(yǎng)生之效。并且還講了南宋抗金名將梁紅玉與蒲菜有關(guān)的傳說:話說南宋建炎五年,金國十萬兵攻淮安,梁紅玉領(lǐng)兵鎮(zhèn)守,卻被金兵長期圍困。在內(nèi)無糧草、外無軍援的情況下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馬食蒲莖,因而取蒲菜代食,解決了糧食盡絕困境,故淮安民間又稱蒲菜為“抗金菜”。自此,食用蒲菜也就在江淮一帶廣泛流行。如今,蒲菜在當(dāng)?shù)匾殉蔀檠缦幸詾榘恋闹鞑瞬ⅠY名久遠(yuǎn)"。
東道主還自豪地說:“蒲兒質(zhì)地肥嫩清香,菜色澤潔白如玉,有“淮筍”之稱,且在我國入宴已有兩千多年歷史。明朝顧過詩曰:“一箸脆思蒲菜嫩,滿盤鮮憶鋰魚香”。“淮安地區(qū)則廣為流傳“蒲菜佳肴甲天下,古今中外獨一家”的民間歌謠。
古:淮安人食用蒲菜多在于初夏,故有“新蒲入饌酒頻攜”之語。獨用于燉斬肉,是為了去獅子頭的油膩。今:淮安人吃蒲菜再不受季節(jié)限制,四季都有吃,只是到冬天比平時金貴些,因為那是剛從淤泥中挖出的,很稀少。剝?nèi)テ训耐馄ぃ浅跎那o白皙如玉,鮮嫩無比,仿佛一觸之下即可迸濺汁水,水靈靈的,嬌貴得很,淮安人可是天底下知道憐香惜玉的人,他們都習(xí)慣于輕而柔地喚為蒲兒菜。舌尖美味——淮安蒲菜
蒲兒菜,可與肉圓子燴,可與豬肘子燒,可與豆腐煮,還可以做成餡包餃子,做法可拌、熗、炒、扒、燒、燉、煮、燜、做湯、熬粥等,多多不勝枚舉。
俗話說,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人,蒲.這種淮安城鄉(xiāng)濱水之地隨處可見的植物,別人看是草,淮安人卻為寶,對它的贊頌像蓮一樣美好:說它出污泥而不染,不僅潤澤了淮安人民的生活還給中國舌尖上的文化錦上添了花! |